立竿见影与“吊瓶崇拜”(图文)
在中国,很多人普遍对吊瓶抱有一种崇拜之情。得了病,进了医院,如果没有被挂上吊瓶,病人和家属的心灵是很难得到安抚的。
吊瓶崇拜的根源,在于我们是一个过分讲究实用主义的民族。19世纪末,西方文化和西方医学差不多同时站到了中国人面前,我们更容易接受西医——它确实是快速有效,立竿见影的。而最能体现西医特性的,恐怕就是手术和抗生素了,它们都有效果明显、见效快的优势。
追求立竿见影的倾向有时是不明智的。在中国,一个病人去找医生,医生如果告诉他“这种治疗三个月以后才会产生效果”,病人恐怕不会再愿意来找这个医生了。所以一些本来应该让它慢慢好起来的病,医生也会想方设法去找那些见效快的药物或者疗法。一些疾病本来根本不需要吃药,在美国和欧洲,很多疾病是只有诊断没有治疗、任其自愈的;但在中国,一个医生不给开药,病人反而接受不了。
所以说,不是抗生素毁了一代中国人,而是急功近利不讲科学的处世态度毁了我们。医学虽属自然科学,但本质却是社会科学,需要以人为本,需要更多温暖的人情与人性,也需要从容敦厚的人生智慧。要想结束“吊瓶崇拜”,需从放弃立竿见影的短视思维开始。
信息来源:家庭保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