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令菜 舌头也“踏青”
清明时令菜 舌头也踏青
中医饮食养生,讲究“吃对就是养生”,提倡吃时令菜,反季节菜尽量别吃。因为当令食物符合自然生长规律,营养价值高,气味淳厚。比如清明就有不少时令美味,外出踏青,不妨多让舌头尝尝鲜!
饮一盏明前茶
对茶叶来说,清明是个重要的分界线,清明前采摘制成的茶叶俗称“明前茶”。“明前金,明后银”,意思是说过了清明节,茶叶的品质和价格就下降了。明前茶的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含量丰富,因此品质非常好。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充分积累,加上春季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芽叶细嫩,叶张厚实,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
这一时期的茶叶,叶绿素含量高,尤其是叶绿素A含量较高,因此制成的绿茶色泽绿润,冲泡后如朵朵兰花或片片竹叶。其氨基酸的含量很高,一些具有清香或熟栗香的挥发性成分含量也较高,而具有苦涩味的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使得茶叶入口香高而味醇。
明前茶的独特气味是气候与茶叶的内在品质所特定的,过了清明,再好的工艺也不可能炒制出那幽雅的香味,所以明前茶才显得尤其珍贵。
TIPS:优质明前茶一般可通过以下两方面辨别:一是干看外形。即在冲泡茶叶前,先看干茶的外形、色泽,并品闻干茶香气。明前茶的叶子一般裹得较紧,肥壮厚实,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香气浓郁新鲜。二是湿评内质。就是将茶叶冲泡后,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等方式来判断茶叶内质。明前茶冲泡后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
吮一盘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肉质最为细嫩肥美,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过了清明,螺便长卵了,那种螺蛳就没有清明节前好吃了。
田螺的营养素成分较全面,对身体很有补益作用。据分析,清明时节,每百克螺肉富含蛋白质、脂肪,还有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中钙的含量特别高。田螺又是一种药用动物。据记载,田螺肉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明目等功效。《本草纲目》说“田螺利湿清热,止渴醒酒”。
TIPS:螺蛳的食法颇多。做食前,要将螺蛳放在清水中,滴上菜油,漂养1-2天,等螺蛳的腮胃、肠体内的秽物排漂干净,并除去泥土腥味,然后剪去其尾部,洗净,同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螺蛳,挑出螺肉,拌、醉、糟、炝无不适宜;还可以烹制“腊肉蒸螺蛳”、“蹄膀炖螺蛳”等。
嚼一碟手剥笋
三四月细雨绵绵,雨后的春笋格外鲜灵,在古代有“蔬中第一品”的美誉。春笋的营养成分很高,据现代科学化验分析,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含胡萝卜素、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其中含量较高的纤维素、氨基酸,具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等功效,儿童患麻疹、水痘,就可喝点春笋鲫鱼汤。
春笋贵在鲜,食用方法很多,炒、烧、煮、煨、炖等均可,皆成佳肴。可荤可素,可汤可菜,做法不同,风味各异。即使是一个大的竹笋,因其各个部位鲜嫩程度不同,可分档食用,各具特色。如嫩头可用来炒食或做馅料;中部可切成笋片,作为菜肴的炒烧配料;根部质地较老,可与肉类、禽类一起煨汤。南方最常见的做法是“腌笃鲜”,咸肉、火腿、春笋在一起煮;要是想吃得浓烈一些,则是油焖笋,重油重糖,焖得黄金透亮;清爽一点的吃法则是凉拌,可以搭配着莴笋一起生食,也可直接用盐水煮鲜竹笋,即为手剥笋。
TIPS:笋中的草酸含量较高,肾炎、尿路结石病人不宜食用。一般人每周吃1—2次竹笋,每次不超过100克为宜。搭配方面,由于含氮类化合物,适合与肉类一起烹调,会显出特别鲜美的味道。剥好的笋如不马上吃,最好在表面抹上盐,放冰箱冷藏,可长久保持其鲜味。
吃一碗荠菜馄饨
“三月三,荠菜赛金丹”,清明节前后,荠菜茎叶鲜嫩,是宜吃的时令蔬菜。荠菜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钙、磷、铁、锰等多种有益成分。现代中药学认为,荠菜“具有利尿消肿,明目止血功效”,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现代医学也证实,荠菜具有止血、降血压的作用,可治疗肾炎水肿、胃炎、肠炎,也可治疗目赤肿痛、结膜炎、夜盲等。
荠菜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最古老的做法莫过于做馅,包饺子做馄饨,将荠菜与肉馅配在一起,驱除了猪肉的肥腻,平添了鲜嫩的清香。荠菜还可以凉拌、油炒、煎蛋、做汤、煎汁、煮粥,例如荠菜豆腐羹、荠菜鲤鱼粥、荠菜黄豆粥、油炒荠菜、荠菜蜜枣汤等,清香可口,风味鲜美。
TIPS:荠菜性凉,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