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都市人,早餐、午餐随便吃,所有的亏空就等晚餐补了。而且大吃大喝之后也没有时间活动。如何吃晚餐才能做到饮食健康呢?

  一禁晚餐吃太多:晚餐早吃少患结石

  晚餐早吃是医学专家向人们推荐的保健良策。有关研究表明,晚餐早吃可大大降低尿路结石病的发病率。

  人的排钙高峰期常在进餐后4—5小时,若晚餐过晚,当排钙高峰期到来时,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潴留在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致使尿中钙不断增加,容易沉积下来形成小晶体,久而久之,逐渐扩大形成结石。所以,傍晚6点左右进晚餐较合适。

  二禁晚餐吃太荤:晚餐吃素防癌

  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而蛋白质、脂肪类吃得越少越好。

  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大多数家庭晚餐准备时间充裕,吃得丰富,这样对健康不利。据科学研究报告,晚餐时吃大量的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会使尿中的钙量增加,一方面降低了体内的钙贮存,诱发儿童佝偻病、青少年近视和中它年骨质疏松症;另一方面尿中钙浓度高,罹患尿路结石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另外,摄入蛋白质过多,人体吸收不了就会滞留于肠道中,会变质,产生氨、硫化氢等毒质,刺激肠壁诱发癌症。

  若脂肪吃得太多,可使血脂升高。研究资料表明,晚餐经常吃荤食的人比吃素者的血脂要高2—3倍。碳水化合物可在人体内生成更多的血清素,发挥镇静安神作用,对失眠者尤为有益。

  三禁晚餐吃太多:晚餐适量睡得香

  与早餐、中餐相比,晚餐宜少吃晚间无其他活动,或进食时间较晚,如果晚餐吃得过多,可引起胆固醇升高,刺激肝脏制造更多的低密度与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发动脉硬化;长期晚餐过饱,反覆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造成胰岛素β细胞提前衰竭,从而埋下糖尿病的祸根。

  此外,晚餐过饱可使胃鼓胀,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胃、肠、肝、胆、胰等器官在餐后的紧张工作会传送信息给大脑,引起大脑活跃,并扩散到大脑皮层其他部位,诱发失眠。

  晚餐吃不对易得六种病

  很多年前,午餐还作为正餐,现在这种习惯渐渐被打破,晚餐似乎成了每天最重要的一顿饭。这种“补偿式晚餐”吃多了,要小心惹上一身病。

  多梦。
  晚餐过饱会增加肠胃负担,并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这些信息都会传给大脑,兴奋的“波浪”一旦扩散到大脑皮质的其他部位,就会让人做各种各样的梦。恶梦不但会使人感到疲劳、睡不好,久而久之还会引起神经衰弱。

  肥胖。
  人们晚上一般活动少,热能消耗低,多余的能量大量合成脂肪,从而逐渐使人发胖。

  高血压。
  人在睡觉时血流速度减慢,晚餐过多进食肉类,长期如此大量血脂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人易得高血压和冠心病。

  糖尿病。
  一个人长期晚餐过饱,会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时间久了就会引起代谢紊乱,往往会导致糖尿病。

  结石。
  据测定,人体排尿高峰一般在进食后四至五小时,如果晚餐过晚,会使排尿高峰推迟至午夜甚至凌晨,此时人睡得正香,往往不会起床小便,这就使高浓度的钙盐与尿液在膀胱中滞留,与尿酸结合生成草酸钙。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尿路结石。

  肠癌。
  晚餐后活动减少,必然有一部分消化物不能被吸收。这些物质在大肠内受到厌氧菌的作用,产生有害物质。睡眠时肠蠕动减少,助长了这些物质在肠腔内停留的时间,促使肠癌发病率增高。
  初春乍暖还寒,季节在交替过程中,人的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过来,而就在冬春交接这段时间里,我们常会感到疲乏无力、打不起精神,这就是俗称的“春困”。

  尤其是有心脑血管方面疾病的人群,由于血管情况不佳,血液循环不良,大脑缺血、缺氧比较严重,春困的反应也就大而且持续时间长。

  酸梅汤的保健功效——解春困 促消化 解疲劳

  从营养成分上来说,酸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如柠檬酸、苹果酸等。

  首先,酸梅中特殊的枸橼酸,它能有效抑制乳酸,并驱除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身体内乳酸含量过高,是导致人疲劳的重要原因。因此,当熬夜工作或觉得精神疲惫时,喝杯酸梅汤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神作用,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

  其次,这么多酸性物质还可以促进唾液腺与胃液腺的分泌,不仅生津止渴,出外游玩时也能避免晕车,或者在喝酒过多后,起到醒酒的作用。每天午餐来一杯酸梅汤,不但有助于促进消化,还能防止下午工作时犯困。
  天地有五行,人有五脏,而五脏亦配合五行。其实,五行除代表我们熟悉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之外, 也代表了我们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同时可引申出五色:白、青、黑、红、黄。只要每餐都吸收到五色的食品便可做到五行相生,达到调和五脏,从而滋补身体的机能。

  红色食物养心

  红色食物包括胡萝卜、番茄、红薯等。按照中医五行学说,红色为火,故红色食物进入人体后可入心、入血,具有益气补血和促进血液、淋巴液生成的作用。

  而且红色食物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它们富含番茄红素、丹宁酸等,可以保护细胞,具有抗炎作用,还能为人体提供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增强心脏和气血功能。

  黄色食物养脾

  五行中黄色为土,因此,黄色食物摄入后,其营养物质主要集中在脾胃区域。如南瓜、玉米等,常食可对脾胃大有裨益。黄色食物中维生素A、D的含量均比较丰富。维生素A能保护肠道、呼吸道黏膜,减少胃炎等疾患发生;维生素D有促进钙、磷元素吸收的作用,能壮骨强筋。

  在日常饮食中,鸡蛋是最普通不过的营养食品,常认为它有健脑益智、保护肝脏、防治动脉硬化、预防癌症、延 缓衰老等作用。然而,日本科学家进行的一项长达14年的研究发现,与同龄人相比,每天吃1个或以上数量鸡蛋的妇女,与每周只吃一个或两个鸡蛋的妇女相比, 死亡率要高一些。 日本学者选择了9300名男女作为研究对象,这些人都曾经在1980年接受过一次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他们经常食用哪些不同的食物。

  跟踪调查发现,每天吃一个鸡蛋的妇女,死亡率比每周才吃上一两个鸡蛋的妇女要高出22%(年龄、吸烟习惯和体重等因素不计),每天吃两个甚至以上数量鸡蛋的妇女死亡率更高,不过这部分妇女的数量不多。

  吃鸡蛋数量最多的妇女,因患上心脏病和中风而死亡的概率也要高一些,尽管从统计角度看,两者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学者们认为,这也可能和妇女很少死于这两种疾病有关。

  营养学专家认为,鸡蛋以沸水煮5-7分钟为宜。油煎鸡蛋过老,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有毒的化学物质。

  小贴士:

  一般情况下,健康成年人每天吃1-2个鸡蛋;老年人每天吃一个比较好;脑力劳动者每天吃两个鸡蛋比较合适;孕妇、产妇、哺乳期女性及身体虚弱者每天可吃2-3个鸡蛋,不宜再多。煮蛋是最佳的吃法,但不宜煮得过熟。

  营养专家提醒:尽量不吃蛋黄。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营养专家。专家指出,鸡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过多,可导致代谢产物增多,同时也增加肾脏的负担,一般来说,健康成年人 只要密切注意和控制通过肉类和乳制品等其他途径摄入的胆固醇数量,每天吃1个鸡蛋为宜,且尽量不吃蛋黄,因为一个蛋黄就包含了健康成年人每天应当摄取的胆 固醇数量的三分之二。

  支招:

  如何挑鸡蛋——把蛋拿在手上,轻轻抖动使蛋与蛋相互碰击,细听其声;或是手握摇动,听其声音。良质鲜蛋蛋与蛋相互碰击声音清脆,手握蛋摇动无声。

  水煮鸡蛋:最营养但不宜过熟。在烹调上,对成年人而言,煮蛋是最佳的吃法,但不宜煮得过熟,鸡蛋以沸水煮5~7分钟为宜,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 儿童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儿童消化吸收。(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 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

  油煎鸡蛋过老,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有毒的化学物质。此外,要注意茶叶蛋应少吃,因为茶叶中含酸化物质,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起刺激作用,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

  这些年来,人们越来越熟悉烟草、食盐、环境污染等和癌症间的关系。就在注意避免和这些诱因接触的同时,却恰恰忽视了癌症的另一重要“刽子手”———糖。事实上,糖诱发癌症的能力,并不亚于上面所列的那些因素。

   甜食至今仍是许多人的最爱。但近日瑞典一项科学研究却发现,糖吃得太多,会增加某些癌症的发病。甚至嗜糖比嗜烟更可怕,甜食就像毒品一样,会让人上瘾,继而慢慢损害人的健康。
 
  科学家对8万名参与者进行了长达9年的跟踪调查,记录了他们的饮食习惯和癌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与很少喝甜饮料的人相比,每天喝两杯甜饮料的人患胰腺癌的风险要高90%;每天吃5小勺糖的人,患胰腺癌的风险要比不吃糖的人高70%;每天用甜水果酱涂抹面包片的人,患胰腺癌风险也比不吃甜食者增大50%。这一结果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引起了营养界和医学界的普遍关注。
 
  过量摄入甜食,的确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病几率。吃糖会导致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胰岛功能受到损伤,而这是引起胰腺癌的潜在因素之一。糖吃多了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关系很密切。
 
  事实上,糖与癌症的关系远远不止于此。早在2004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就披露了结肠癌和高糖食物之间的联系。随后,一项针对胆管癌患者的调查发现,吃糖较多的人胆管癌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大。另一项在21个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则表明,精制糖的摄入量是老年妇女患乳腺癌的一个可能诱因。